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1:32 点击次数:115
香港牛杂作为经典街头小吃,其制作工艺核心在于去腥处理、香料配比、高汤熬制及慢炖技巧。以下综合多个商业配方及专业技巧,整理出港式牛杂的完整工艺与调料配比,适用于家庭复刻或开店参考:
🧼 一、牛杂预处理(去腥关键)深度清洗(以5斤牛杂为例)
注:异味重的部位可加少量食用碱,但需彻底冲洗避免碱味残留。
牛肠:翻转后用盐10g + 面粉20g + 白醋15ml + 高度白酒10ml 反复搓洗3次,去除黏液。
牛肺/牛心:切块后冷水浸泡2小时(中途换水3次),焯水时加姜片50g、白酒20ml,煮至血沫尽出。
牛肚:盐+淀粉+白醋抓洗,切除内部肥油及淋巴。
焯水定型
牛杂冷水下锅,加姜50g、葱段30g、料酒50ml,煮沸5分钟捞出,过冷水收紧肉质(“过冷河”工艺)。
🌿 二、核心香料配比(以5斤牛杂为基准)港式牛杂风味以复合香料+酱料为核心,配比如下:
香料类型配方(精确克数)基础香料包八角20g、桂皮15g、草果10g(去籽)、小茴香10g、花椒10g、白芷15g、香叶10g、陈皮10g。增香辅料干辣椒15g(温水泡10分钟去燥)、沙姜粉20g(提鲜抑腥)。酱料三宝柱候酱100g、海鲜酱40g、黄豆酱30g(奠定醇厚底味)。咸甜调味生抽100ml(提鲜)、老抽50ml(上色)、蚝油50g、冰糖30g(平衡咸度)。特色添加南乳5块(增腐乳香)、花生酱50g(增稠提香)。关键技巧:香料需温水浸泡后炒制,激发香气;酱料先炒出红油再炖煮。
🍖 三、高汤与炖煮工艺牛骨高汤熬制
配方:牛骨2.5kg + 鸡架1.5kg + 清水15L,加姜100g、胡椒粒5g,大火煮沸撇沫,转小火熬6~8小时至汤色乳白。
商用技巧:老卤循环使用(每日煮沸+补1/2新汤+1/3新香料),风味更浓郁。
分层炖煮法
难熟部位先下:牛肚、牛筋、牛肠等需先炖1.5小时。
易熟部位后加:牛肺、牛心等后续加入,避免过烂。
终程调味:倒入高汤5L,加香料包、酱料、冰糖,小火焖煮2~3小时,关火再焖1小时(肉质软糯吸汁)。
🍲 四、经典搭配与创新变式传统组合
蒜蓉辣酱:红剁椒50g+蒜末8g+白醋10g+糖5g 打匀。
酸辣酱:泡椒100g+蒜10g+白醋15g+糖10g 打碎。
萝卜牛杂:白萝卜切块,用半牛骨汤+半清水加糖10g煮至半熟,与牛杂同炖30分钟,吸味解腻。
蘸料配方:
创新风味
药膳版:香料包中加沙参10g+红枣5颗,汤底回甘适秋冬。
喷泉牛杂:卤水持续沸腾,牛杂现涮现吃,配粉丝/土豆粉打底。
⚠️ 五、避坑指南(常见问题解决)腥味残留:牛肺未彻底挤出血水❌ → 需焯水后二次手压清洗。
肉质过硬:火候过大或时间不足❌ → 保持小火慢炖+关火焖透。
卤水变质:每日未煮沸养护❌ → 早晚各煮沸1次,浮油保留防氧化。
💎 总结港式牛杂的精华在于 “三分煮七分养”:
清洗去腥是根基——面粉+白醋+高度酒搓洗;
香料酱料定风味——柱候酱+海鲜酱+黄豆酱不可替代;
老卤循环增层次——牛骨鸡架高汤为灵魂。掌握此配方与工艺,可复刻地道港式街头风味,适配汤面、单吃或搭配萝卜,蘸蒜辣酱更添层次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